路德维希·里希特 (Ludwig Richter) 在贝希特斯加登地区逗留期间,体验到瓦茨曼峰是一座“哥特式大教堂,银色的雪峰直达天蓝色”。 不久之后,他创作了画作《瓦茨曼》,这反过来又促使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画出他自己版本的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山。
由于 DekaBank 的赞助,这可能是浪漫主义时代最重要的高山景观再次被国家美术馆保留下来。 弗里德里希的《瓦茨曼》是 1937 年从犹太人手中购买的藏品,并有可能归还。 在与前任所有者的后裔成功谈判后,这幅大幅面作品被重新收购。 值此之际,国家美术馆将为弗里德里希的绘画举办一场展览,将这片山地景观置于其直接的当代背景中:展示“瓦茨曼”的创作和意义的冲动、影响和背景。
与作品的对抗,尤其是来自弗里德里希周围德累斯顿圈的画家的作品,将展示不同的艺术观点,但也明确了对高山的共同热情。
庄严的壮丽和彻底的孤独,使弗里德里希的《瓦茨曼》成为浪漫山景描绘的缩影。 仿佛通过望远镜观看,瓦茨曼峰的顶峰闪闪发光,几乎像玻璃一样清晰,近在咫尺,看似有形,但同时又遥远,就像神圣威严的象征。 岩石表面呈现出一种冰冷的超然状态,并以几乎透明的整体形式理想化,以一种几乎非物质化的方式闪烁着光芒。 从构图上看,这座明亮的山峰源于单一的、丰富多样的运动。 金字塔形状在冰的亮白色中达到顶峰,这是弗里德里希在 1824 年(即“瓦茨曼”创作的前一年)在他的著名画作“Eismeer”中提出的形象理念。 《落空的希望》就此展开。
1826年的柏林艺术展上,弗里德里希将这两幅作品放在一起。 这里和那里一样,在明亮的光线下永恒的冰,在“北冰洋”中沉船的自然破坏奇观,在“瓦茨曼”中,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遥远。 两者都是威严和恐怖的形象,都是自然的宏伟和力量,超出了人类的理解。 感谢汉堡艺术馆,《Eismeer》得以再次与《Watzmann》一起在柏林展出。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以《瓦茨曼》创造了浪漫主义时代最重要的高山景观,但他从未见过当时基本上尚未受到影响的阿尔卑斯山的狂野山地世界。 弗里德里希 1774 年出生于港口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在波美拉尼亚波罗的海沿岸长大。 1798 年,这位 24 岁的艺术家定居在撒克逊人的居住城市德累斯顿,一直住在那里,直到 1840 年去世,期间曾多次前往故乡波罗的海沿岸、巨人山脉和哈尔茨山脉。 1808 年计划前往瑞士——传说中的“自由之地”和高山“崇高自然”的旅行并未成行。
自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对阿尔卑斯山进行全面的科学和艺术探索以来,欧洲没有一座山比这更具有吸引力。 现在,阿尔卑斯山的不规则性让那些对地质学感兴趣的人能够深入了解这种迷人的史前自然的基本规律。 艺术描述、科学研究和文学变形促进了全欧洲对阿尔卑斯山的热情。